欢迎来到芜湖心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!

正念养育,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

发布时间:2019-08-27

弗洛伊德说过:一个健康快乐的人生有两大要素,爱和工作。首先祝贺大家拥有爱和工作,现在的父母大多是三十出头的年纪。这个年龄阶段,成家立业都正在进行。无论我们学什么,在哪个行业,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将会为人父母。

中国的父母,和西方的父母一样非常地爱我们的孩子。我们有些时候会很抓狂,不知道怎么以一种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,把这份爱传递给他们,让孩子们感受到我们对他殷切的爱。

 

我们的父辈早年将青春都奉献给了国家建设,所以他们其实也不知道怎么养育我们,我们很难从他们那里获取养育的经验。现在的社会发展又很快,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人因为科技的原因,会很不一样。现在的小孩就像是小精灵、小妖孽一样啊,他们懂的东西太多了,反过来还要教我们这些父母。

01'

正念重塑大脑,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

 


 

正念的好处非常多,今天就只讲一讲跟养育有关的好处。

那么究竟什么是正念?看一下这个“念”字,上面是“今”,下面是“心”,一个在当下的心就是正念的状态。现在引用最广泛的正念定义,就是卡巴金教授提出的:正念就是有意识地、不带评判地觉察当下。而另一位正念大师杰克·康菲尔德的定义,英文就是两个字: Loving awareness。他把正念看作是一个鸟的两个翅膀,首先是要有觉察,觉察了之后对觉察到的现象要有一个爱意的回应。

 

当你觉察到自己孩子有些不好的言行时,你很抓狂:“你不可以这样做,不要这样做!”这个回应不是那么友善。这个时候你可以觉察到我们不能接受孩子的行为,其实是因为我们的标准不能接受。这时我们还能不能给出一个爱意的回应?如果此时还能有爱意的回应的话,就是一个正念的状态。

 

同时,当你觉察到你对孩子比较严苛,你也要对自己有一个爱意的抱持:“OK,我不是一个完美的妈妈,我不一定要严厉责备自己,我可以改进。”

 

神经在我们的大脑里,是不断被我们自身的经验重塑的。在当下的正念研究里,发现了正念对于神经重塑能够产生作用,这点在养育里非常重要。我们跟孩子在一起是会有很多反复重复的时刻的。比如小孩子很喜欢重复地让你给念同一本书。就像我的孩子小时候,我给他念一本绘本书,每次念完他就会喊:“again!”

 

重塑大脑不需要刻意带孩子去做什么特别的事。在日常点点滴滴的交流中,我们就在帮助他们的大脑形成,就在重塑大脑。这样一个交互作用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,千万不要小看每天任何一个和孩子交往的时刻。

 

哈佛医学院麻省总院曾做过一个研究,对参加8周正念减压课程的学员进行课程前后的大脑检测,发现8周的正念练习让他们的大脑左侧(海马体)灰质密度增厚。而这个部位是跟我们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关的。所以如果对孩子进行正念练习的话,小孩的记忆能力会提高。

 

另外,我们的大脑中间有一个像杏仁核的结构,那是我们的情绪脑。实验证明,经过8周正念减压课程的学习,会让杏仁核的活跃度降低,从而情绪更平稳、焦虑减少。所以,正念的练习是可以从结构上重塑我们的大脑的。

 

02'

最需要正念的地方,是家里

 


 

在牛津有一个青少年项目,是对11岁到16岁之间的青少年进行长期前瞻性的研究,共有76所公立学校参与此研究,38所是正念组(老师参加正念培训,然后带学生做正念练习),38所是对照组(无正念课程)。

 

因为11到16岁是我们人的身心发育特别快的时期,成年人的很多身心的问题实际上在那个时期就露出端倪来了。所以他们认为:如果在这个时间段提供一些有用的工具,会对他们以后的人生很大帮助,同时会大量减少心理卫生,心理健康的支出。目前为止提出这方面需求的大都是学校、医院、监狱、篮球队等。

 

那么实际上最最需要正念的是什么?是在我们的家庭里。

 

想问大家一下,在有孩子的一天24小时里,你有多少时间陪伴TA?半小时?两个小时?其他时间在干什么?对,你在工作,周末有时也要去听课进修或应酬。一年365天,你有多少时间陪孩子呢?这其中又有多少时间是真正的陪伴呢?

 

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照顾他们,比如说快点写作业,怎么这么慢啊,妈妈还有书要看,爸爸还要开会什么的。我们没有把养育放在优先级,反正小孩自己会长大,吃饱了穿暖了,由爷爷奶奶带着去上学,等我们的事业成功了就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了,我们这么努力不也是为了他们以后好吗?

 

但这段孩子成长的时间过去了,你就错失了。

03'

正念养育,是可以培育的一种技能

 


 

我们的人脑有一个默认模式是焦虑模式,在养育当中这并不是坏事,为什么呢?实际上这跟我们人类种族存留下来是有关系的,早年我们需要关注随时有可能发生的危险,所以这个默认的模式是充满忧虑的,所以我们在养育过程当中总是焦虑的:如果我家小朋友不学芭蕾,不是比邻居家的小朋友差一点了吗?需不需要学奥数?如果不在三岁五岁的时候背唐诗是不是就落后了?

 

我们总是讲要赢在起跑线上,但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在起跑线上赢,人生可能更像一个马拉松,冲在这前面,不一定笑到最后,实际上每个孩子的发育是不一样的。

 

焦虑的父母就会有焦虑的孩子。所以首先,在正念养育当中,我们不是对孩子做什么,而是让自己更能安住于当下小孩子是非常敏感的,它能察觉到父母的状态,有非常敏锐的观察力。

 

在日常养育中,如何安住于当下?

 

经常跟孩子表达爱

 

我跟我的美国同事说,我的爸爸妈妈从来没有跟我说一句我爱你!

他们傻掉了,说慧琦怎么可能呢!?

我说这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啊,所以我现在拼命对我的孩子说我爱你!

 

我们中国的文化爱意的表达式,跟西方人是不一样的。我们要怎么样用这个时代合适的方式去跟孩子连接?我们总是说要走进人的内心,有没有想过走进孩子的内心,跟他们的生命产生连接?

 

现在研究发现,我们对自我越慈悲,我们对世界也越慈悲,爱自己并不是一件自私的事情,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 自我关怀,那么对他人对世界的慈悲也会提升。从关注自己开始才能关注世界,不要想着去拯救世界,我先拯救自己的家人。

 

接纳孩子不同阶段的行为

 

当你遇到自己的小孩不愿意跟小朋友分享玩具时,你会强迫孩子去分享吗?我小时候就被教育不能只想着自己。但是实际上小孩的心理发育有一个阶段:他必须自我为主,有一个比较好的自我才可能去探索世界,在这个阶段他们是没有换位思考的能力的,但是我们大人却要求他们去做这些超越他们能力的事情。

 

美国有一个童装品牌,叫做All mine,都是我的,这是我的卡车,这是我的娃娃。你要逼着它去把它给小朋友,看起来是帮助他,实际上是不健康的,超越了孩子的发育程度,所以要学习接纳孩子在各种阶段不同的行为。

 

在这份接纳的下面是一份很深的信任感,因为你会感觉这个孩子不是在操纵我,不是为了达到TA的目的故意做某件事,他表达的是他的真正的需求。如果孩子的真正需求被回应的话,他就不需要靠其它旁门左道来操纵你。

 

心理学有个词是Manipulation,有的人因为他们没有正常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需求,所以他才需要用小心眼,各种算计来实现。所以要懂得去接纳孩子,当然这些行为是有界限,比如说你绝对不会允许他去杀人放火的对不对?

 

不知所措时,可以先停一停

 

当小孩子做了一些事情,push your buttons,让你一下子非常生气,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,你先觉察到火气上升,在回应他的时候,你可以留一个空间。

 

我的小孩读书的时候。我经常会到他们的班级里面做义工,也会听到其他妈妈跟我讲:有些孩子很喜欢打人,但是过段时间他会自然消失,有时候你去惩罚他,反而会强化他的行为。

 

有个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,精神病学家Viktor Frankl,他有一句心理学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的话:“在你的回应和外界的刺激之间,有一个空间,在这个空间,你有选择的自由。”而正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在刺激与回应之间,创造这样一个空间。

 

大家有没有碰到在养育当中不知所措的时候,这个时候,你不要去做,耐心的等待,不要急于解决这个问题。如果校长正在打电话给你的,你可以稍微搁一搁。

 

不要把期待强加给孩子

 

你有没有对孩子生过气呢?生气的时候你的表现是什么样子?满脸通红吗?声音很大?当你生气时,孩子会觉得你是怪兽,他们没有办法做出什么有力地反抗。他们会觉得你很可怕,如果这些东西长期积压下来,那么有一天他们的压抑会爆发出来。

 

心理学有个词汇是acting out,压力爆发出来会付诸到行动上去,这是一种很悲催的爆发,是自我毁灭。我住在硅谷,每年都有小孩子自杀,大部分是准备高考的华裔孩子。

 

我问我的小孩:“告诉我,你们小孩子最不喜欢的是什么?”他给我写了一大串,其中他说最最重要的就是给我们空间,不要把恐惧和焦虑,你们的期望强加在我们身上。

 

如果他们在弱小的时候不得不接受的东西,在以后一定会爆发。

 

我们每个家长都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期待,但是这种期待以什么方式呈现,有没有妨碍孩子的自然的成长历程?如果孩子是一种花的话,我们到花园里去看,每一朵花都很挺拔,各有风采。有的孩子是玫瑰花,有的孩子是蔷薇花。但是我们都想孩子成为同一种花,有的孩子是复旦花,有的孩子是哈佛花,实际上每一朵花都是不一样的,要对个体生命有所尊重。

 

大家都觉得我的孩子应该是超过平均线的,每个人都超过,这可能的吗?不可能!每个人都超过平均线,那么下面的人到哪里去了呢?进一步说,如果孩子有学习障碍,如果孩子有躯体障碍,难道我就不爱这个孩子吗?

 

我们大部分可能很幸运,没有碰到这种情况。我在波士顿儿童医院工作了六年,见到了太多这样的孩子,尤其在儿童癌症病房,突然就会觉得:啊,原来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,就是这是最最大的福祉。然后你就会知道你拥有的是什么,为什么需要感恩。

 

尝试跟孩子道歉

 

有时候我们会失信于孩子,答应孩子的事情没做到,然后就想:我是爸爸,不必要跟他道歉吧?我们会觉得,因为我是爸爸或者妈妈,所以做错了事也没有必要道歉,实际上孩子是非常擅长原谅的。

 

大家有没有试过跟孩子道歉?他们真的非常的包容,他不是嘴上说说然后在心里记仇。当你觉得真的做了什么事伤害了孩子的心灵,你可以找合适的时间跟他道歉。

 

但是不能让道歉成为习惯,不能因为我可以道歉,所以一再的犯错。这样孩子就把你的道歉不当回事了,因为原来他会觉得妈妈还会反复的做同样的事情。

 

04'

最后的寄语

 


 

培养与孩子同在的觉知,不一定是说:妈妈今天上了一门养育课,我先要培育正念,要打坐,你不要来打扰妈妈。当孩子出现在你面前,怎样与孩子有同在感,邀请你的孩子来到你的生命中,这个是我们要学习的。

 

真正的正念练习是生活本身,融入到生活的每件事里去,吃饭走路穿衣服沟通聆听,跟孩子讲话。你去唤醒孩子的时候,应该是真正的,你就在孩子面前去唤醒他,不要就在门口喊一声,然后你就去忙你自己的事情。

 

有时很难估计孩子的生命状态对我们的影响。我觉得孩子是非常勇敢的存在,比我们勇敢。比如我的孩子,在高三毕业时,说不想上大学,要GAP YEAR。他真就跑去欧洲玩了几个月。我受他影响,近一年时间也脱离医院工作在外游历了。在这期间我看着他自己去办理各种申请手续,处理自己的事情,也会主动去帮助陌生人。我就感觉,他在外面世界上游走的时候,学习到很多学校和父母没办法教给他的东西。

 

我看到孩子在16~18岁这几年的变化,会很有感慨。你有时以为每天看到孩子都是一样的,但其实他的鞋子尺码又增加了,他已经从一个小BABY长成了一个大人模样,比我们更高更大更强。

 

做父母是一个非常奇妙的过程,鼓励大家生二胎,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小菩萨,都可以帮助我们。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居家的禅师,至少陪你修炼十八年。他们到我们生命中来是有意义的,他们让我们看到自己生命的本象,我这个人的习性是怎样,我们的脾气是怎样的,我的价值是怎样的?他们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。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正念养育,在和孩子相处的每一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