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来到芜湖心怡心理健康服务中心!

心理学家--奥尔波特|Ao’erbote

发布时间:2019-09-01

心理学家--奥尔波特|Ao’erbote

 

奥尔波特Ao’erbote (1897~1967)美国社会心理学家。1897年11月11日生于美国印地安那州的蒙特祖马。1922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,并于1924~1967年执教于该校,是社会关系系的奠基人。1937~1949年主编《变态与社会心理学》杂志。1939年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。1964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。奥尔波特以研究人格着称。他的人格理论基于动机的功能自主及特性概念,认为人格是由动机引发的动态的和生长着的系统;动机在动能上是自主的,分为持续性的与自我统一的两类,前者指以生理过程为基础的动机,后者则涉及诸如兴趣、态度及生活方式等高级心理过程。他重视后者,强调它是人格结构的核心。所谓动机的特性,指的是一贯的行为方式和决定性倾向。他把上述两个概念联系起来,指出特性就是由一定类别的刺激情境所唤起的功能自主的反应倾向。特性对每一个体系说是特殊的,但由于共同的环境──生物因素的影响,许多特性又是共同的,从而有可能测量和预测。他认为人格的本质是个人的生活方式。他还提出自我统一体概念,其核心是自我统一追求,指的是由动机引起的行为,例如科学家们追求无止境的目标。奥尔波特晚年指出,社会心理学“试图理解和说明个体的思想、感情及行为,如何受到他人实际的、想象的或隐含的存在的影响”。这一说法已为后来的许多社会心理学者所接受。

人格心理学家,属于特质论者,认为个体和另一个体以一组普遍的特质相互比较,是无法获得个体间的独特性,且无法专注于特殊的个体特质之模式或轮廓,因为个体间重要的差距并不表现在普通的特质上,而在某些核心且组成其人格之特质上。

奥尔波特的兴趣主要在于意识的部分,而非难以确定的深层潜意识。他经常谈到与弗罗伊德唯一的一次见面,因为这次见面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。他在二十二岁参访维也纳时,写了一封信给弗罗伊德,说他那时就在城里,想与他会面,弗罗伊德大方的接待他,但却一声不响的坐着,奥尔波特试图找话题,他提到来弗罗伊德办公室的途中,听到一个小孩告诉他母亲说:他想避开一些很脏的东西,他显露出对脏乱的恐惧,然而他母亲穿戴整齐、衣衫烫过、气宇非凡,奥尔波特认为这与小孩畏惧脏论之间并没有什么联系。但是,如他所回忆的:「弗罗伊德用他那双仁慈的、治病救人的眼神看着我说:“那小孩是你本人吗?”奥尔波特目瞪口呆,只好转换了话题。他后来回忆道:“这次经验告诉我,深层心理学研究尽管有种种好处,但它容易钻牛角尖,而心理学家在深入潜意识的世界以前,能够把动机等事情说明清楚,也是同样可以获得认可。”

奥尔波特认为每个人的特质都是以一种层次结构集中在一起:顶层是一个人的主要特征或关键特质;其下是一些中心特质,也就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凝聚焦点。最后在这一切之下的,是一大堆次要特质,每种次要特质都是由少数特殊的刺激引起的。因此,一个人的行为在特殊事件上可能不大一致,但大体上还是相同的,例如:如果你观察一个人本来慢慢行走,后来又急急忙忙地拿着一本书回到图书馆,你可能会判断他是前后不一致的人,因为在一种情境之下他轻松自在,但在另一种情境之下他健步如飞。然而,那只是次要的特质行为。奥尔波特始终认为特质乃是人格中最基本和最稳定的单位。

上一篇:心理学家--奥尔波特|Ao’erbote

下一篇:心理学家--阿德勒|Alfred Adler